
黎树式,男,广西南宁人,1980年7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学专业。曾担任钦州学院党(院)办副主任、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系广西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曾荣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钦州市教育系统“百优善执行好干部”、广西地理学会“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广西地理学会“先进个人”、钦州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钦州学院“优秀教师”、钦州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钦州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和钦州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流域-河口陆海相互作用、海岸带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点基金和青年基金各1项),市厅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3项,以及重点实验室的资助项目和开放课题若干项。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省级教改重点项目、地厅级横向项目、省部共建实验室开放课题若干项。近年来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海洋科学进展》、《海洋工程》、《广西社会科学》和《灾害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南流江现代水文-地貌过程》,参与编著论著4部。
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厅级以上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流江入海水沙通量响应热带气旋作用的变化过程》(41866001),41万元,主持,在研,(2019.1-2022.12);
[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北部湾入海河流物质通量变化及其对河口湿地的影响研究》(2015GXNSFBA139207),5万元,主持,已结题,(2015.9.1-2018.6.10);
[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南流江响应热带气旋作用的入海水沙变化机制》(2018JJD150005),32万元,主持,在研,(2019.1.1-2022.12.31);
[4] 2015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广西北部湾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KY2015ZD133),主持,3万元,主持,已结题,(2015.1-2017.3);
[5]广西海洋局项目《广西自治区级海域基础数据体系建设》(GXZC2016-G3-0794-KLZB),150万元,主持,已结题,(2016.06.27-2016.10.10);
[6]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部湾广西海域海岛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14BGERLKF04),3万元,主持,已结题,(2014.1-2016.12);
[7] 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项目《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经济安全评价研究》(桂教人〔2011〕40号),0.8万元,主持,已结题,(2011.7-2013.6);
[8]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一般项目《钦州市主体功能区划研究》(200911LX439),0.4万元,主持,已结题,(2009.7-2011.6);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沿岸人工海滩养护效应及动力地貌变化机制》(41666003),38万元,主要参与(排名第2),在研,(2017.01-2020.12);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部湾北部强潮海滩动力地貌过程》(41376097),81万元,主要参与(排名第5),已结题,(2014.1-2017.12);
[1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钦州湾生态环境本底数据调查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桂科自0832018Z),30万元,主要参与,已结题;
[12]自治区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污染监测预警及防灾应急技术研究与应用》(桂科攻0992027),80万元,主要参与,已结题;
[1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构的研究与实践》(2011JGZD020),10万元,参与,已结题。
二、主要学术论文
[1]Shushi Li, Zhijun Dai, Xuefei Mei, et al. Dramatic variations in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from Nanliu River (China) to the Beibu Gulf during 1960s-2013 [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6,440:12-23.
[2]黎树式,黄鹄,戴志军,等.广西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模式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6,34(3):437-448.
[3]黎树式,戴志军,葛振鹏,等.强潮海滩响应威马逊台风作用动力沉积过程研究[J].海洋工程,2017,35(3):89-98.
[4]黎树式,黄鹄,戴志军,等.广西北部湾“流域-海岸-海湾”环境集成管理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55-59.
[5]黎树式,戴志军,葛振鹏,等.北部湾北部生态环境灾害变化研究[J].灾害学,2014,29(4):43-47.
[6]恽才兴,黎树式,戴志军.新时期中越友好合作的新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4):35-41.
[7]黎树式,黄鹄.近50年钦江水沙变化研究[J].广西科学,2018,25(4):409-417.
[8]黎树式,戴志军.我国海岸侵蚀灾害的适应性管理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12):17-21.
[9]黎树式,黄鹄,戴志军.近60年来广西北部湾气候变化及其适应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4):50-55.
[10]黎树式.沿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探析——以京族为例[J].海洋经济,2012,2(6):46-49.
[11]黎树式.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经济体系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10(10):71-74.
[12]黎树式,林俊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以钦州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065-14067.
[13]黎树式,陆来仙.基于DPS的右江流域乡镇尺度生态经济区划探讨[J].生态经济,2009(10):39-42.
[14]林俊良,黎秋荣,黄荟霖,黄大珍,黎树式(通讯作者).近十年广西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10):8-15.
[15] Zhenpeng Ge, Zhijun Dai, Wenhong Pang,Shushi Li, Wen Wei, Xuefei Mei, Hu Huang, Jinghua Gu. LIDAR-based detection of the post-typhoon recovery of a meso-macro-tidal beach in the Beibu Gulf, China. Marine Geology, 2017,391:127-14.
[16] Wenhong Pang, Zhijun Dai∗, Zhenpeng Ge,Shushi Li,Xuefei Mei, Jinghua Gu, Huang-Hu,∗∗.Near-bed cross-shore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over a meso-macro tidal beach under varied wave conditions[J].2019,217:69-80.
[17] Wen Wei, Zhijun Dai, Xuefei Mei,J. Paul Liu,Shu Gao,Shushi Li. Shoal morphodynamic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Influences from river damming, estu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reclamation projects[J]. Marine Geology, http://dx.doi.org/10.1016/j.margeo.2017.02.013.
[18] Jinjuan Gao, Zhijun Dai, Xuefei Mei, Zhenpeng Ge, Wen Wei, Hualiang Xie,Shushi Li. Interference of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s on variations incontinental freshwater discharge from the Red River (Vietnam) to sea[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5,1-10.
[19]盛皓,戴志军,梅雪菲,葛振鹏,黎树式,高近娟.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演变与失稳风险研究[J].海洋工程,2017,35(2):105-114.
三、著作
[1]黎树式,戴志军.南流江现代水文-地貌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4
[2]黄鹄,戴志军,韦卫华,黎树式,等.广西海岛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12.
四、主要科研获奖
1.2018年1月,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5)。
2.2017年12月,钦州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1)。
3.2016年12月,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
4.2016年12月,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4)。
5.2015年12月,钦州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排名第1)。
6.2015年10月,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会“海岸带科学研究与开发管理交流会”优秀论文(排名第1)。
7.2015年2月,钦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8.2015年2月,钦州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4)。
9.2014年12月,第五届广西社会科学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1)。
10.2014年3月,钦州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11.2013年6月,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时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12.2012年11月,钦州学院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13. 2011年广西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
14.2011年9月,钦州市2009-201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15. 2010年7月,第九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特等奖(排名第1)。
16. 2010年9月,第五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1)。
17.钦州市2007、2008年度文学艺术创作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奖论文类省级三等奖(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