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洋灾害重点实验室 编辑:鲁栋梁 作者:周姣娣 秦丹梅
2021年5月28日上午09:00,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1年第二次学术交流活动在7A-229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分别邀请了朱静敏副研究员和黄海方讲师作报告,会议由王京真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成员以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首先由朱静敏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海水养殖牡蛎对微塑料的长期积累特征及因素分析》的报告。首先介绍茅尾海海域微塑料污染研究背景,对研究数据进行介绍,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设立站点取样对香港牡蛎开展室内、野外实验等,探究摄入对其生长状态的影响等。紧接着互动阶段围绕香港牡蛎命名、摄食类型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
随后黄海方讲师作题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报告,主要从大风江海域沉积物重金属Zn、Cu、Pb、Cr含量污染的分布特征等展开相关研究,指出重金属污染程度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逐渐递减的趋势,分析了人为、自然等因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得出大风江重金属处于较低生态风险水平。

朱静敏副研究员在作报告

黄海方讲师在作报告

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