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洋灾害重点实验室 编辑:鲁栋梁 作者:周姣娣
2021年5月31日上午08:30-12:00,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举行的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多学科交叉学术研讨会(第二期)在7A-229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辉研究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张恒副教授、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技术系主任许云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赵明辉研究员进行学术报告,会议由彭世球研究员主持,重点实验室成员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因疫情原因,本次研讨会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首先由吴辉研究员作题为《长江冲淡水-陆架动力过程耦合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的报告,介绍了研究背景,对长江冲淡水总体扩展形态、锋面结构和生态效应进行阐述,指出冲淡水-陆架环流相互作用,需作为一个耦合体系进行研究。接着张恒副教授作题为《广东近海海湾的缺氧、水体交换时间及环境容量研究》的报告,从建立二重嵌套海洋模式出发,结合流域非点源模型,在模型上排放污染物,用数学方法对大亚湾的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并对大亚湾环境容量的时空差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许云平教授作题为《基于多条海沟的深渊有机碳来源、分布和埋藏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分享作为地方大学如何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海洋科学的历程,然后就深渊学科及相关科研内容进行从阐述,分析多条海沟的深渊有机碳来源、分布和埋藏。最后由赵明辉研究员作题为《北部湾地区综合地质结构探测与地质灾害评估》的报告,介绍了地球结构和地震波、南海的形成和生命演化,阐述了北部湾沿岸地貌特征,分享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趋势图,阐述海洋灾害类型(断层与地震),最后向广大师生提出了新的合作方向。
参会老师与同学反响热烈并虚心与专家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科交叉碰撞出更好的火花,也为我校师生提供了新的合作方向,学生和老师受益匪浅,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吴辉研究员在作报告

张恒副教授在做报告

许云平教授在作报告

赵明辉研究员在作报告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