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上午09:00,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7A-229举办了2024年第三期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多学科交叉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中山大学王东晓教授、龚文平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兰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戴志军教授作学术报告。北部湾大学陈丹副校长亲临学术报告现场指导,本次会议由陈振华副院长主持,重点实验室成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王东晓教授作题为《极端IOD事件对北印度洋环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报告,阐述了在经历过极端IOD事件后,北印度洋的环流与其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并对环境变化做出合理判断和分析研究。接着,由戴志军教授作了题目为《河口红树林-潮滩互动过程:兼论陆海环境影响》报告,报告指出在河口潮滩演变过程中,红树林潮滩的沉积与地貌演化过程受到流域演变、海域边界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随后由龚文平教授作题为《珠江河流来沙在南海北部陆架的输运与归宿》,报告分析了珠江河流来沙特征、风对泥沙输运的影响及泥沙输运路径,进一步研究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最后,兰健教授作题目为《南海深层环流及其季节变化》,报告主要研究南海深层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这些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风场、海洋温盐场的变化,以及吕宋海峡深水溢流等,并且与上层环流的中尺度涡旋活动有关。
本次学术研讨会集结了四位杰出学者的精彩报告,他们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果。陈丹副校长在报告结束后的总结发言中强调,学术研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学校将继续加大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创新。此次报告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赢得了与会师生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学术报告会现场

中山大学王东晓教授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戴志军教授作报告

中山大学龚文平教授作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兰健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