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公众对科学的深入了解,亲身体验科技发展成果,感受科学的魅力,营造一个全民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5月30日,由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举办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暨广西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实验室的鲁栋梁教授、贺鹏博士和林美芳老师分别对不同的科普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钦州市第八小学二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贺鹏博士详细讲解了海洋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及相关安全意识。科普内容紧扣日常生活,从实例切入,生动有趣。这不仅使同学们认知了海洋灾害,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防御和应对海洋灾害。在讲座中,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共同回顾海洋灾害知识。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承担起保护海洋、减少灾害发生的重任,共建蓝色的美好家园。接下来,林美芳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标本馆,在耐心讲解砗磲、白海豚、鲎等海洋生物,同学们对北部湾的海洋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由鲁栋梁教授和林美芳老师分别指导同学们进行液氮实验与红树植物制作。鲁栋梁教授通过“气球和香蕉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的实验揭示了气体和香蕉热胀冷缩背后的秘密,解读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之谜题。这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奥秘探索的兴趣。林美芳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红树林是如何抵御风浪并起到防风护堤作用,还讲解了红树林名称的由来及特点等相关知识。期间同学们们表现得非常认真积极,在场的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像向日葵般灿烂,现场互动氛围十分浓厚。
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本次科普活动,旨在普及海洋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宣传海洋灾害防范意识,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此次开展的科普活动,不仅引导同学们树立良好的科学观和培养探索精神,还全面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

贺鹏博士科普讲座和互动环节

林美芳老师进行海洋生物讲解

鲁栋梁教授分享热胀冷缩实验

林美芳老师讲解红树林知识和制作红树植物

科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