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与成果

研究进展与成果

研究进展与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进展与成果 >> 正文
我实验室徐程硕士研究生、杨斌副教授团队在牡蛎养殖海湾(茅尾海)沉积物生源要素时空变化及有机质来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0-05-12 作者: 编辑:周姣娣 点击数: 来源:

来源:海灾研     编辑:杨斌       作者:徐程

 


近期,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杨斌副教授团队徐程硕士研究生关于茅尾海沉积物生源要素时空变化及有机质来源的研究论文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biogenic elements and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the largest oyster mariculture bay (Maowei Sea), Southwest China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一区TOPIF5.589)在线发表。

茅尾海作为我国西南最大牡蛎养殖海湾,但有关海水养殖过程中沉积物生源要素时空变化和有机质来源的研究鲜有报道。该文通过对茅尾海夏、冬季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磷(OP)、生物硅(BSi)、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沉积物粒度等分析,发现该养殖海湾沉积物生源要素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沉积有机质(SOM)来源、沉积物类型、水动力条件以及海水养殖活动的影响。δ13Cδ15NC/N比值表明SOM来自陆源、海洋浮游植物和贝类生物沉积。三端元混合模型表明,夏、冬季SOM来自贝类生物沉积贡献率均超过20%,且具有季节性变化,夏季贡献率高于海洋浮游植物,反映贝类养殖对海湾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但并非完全取决于海水养殖活动的强度。

   

1 基于三端元混合模型茅尾海夏、冬季表层沉积物陆源、贝类生物沉积、海洋浮游植物SOM相对贡献率空间分布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083, 419660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5, 2018GXNSFDA281025, 2018GXNSFAA281295)、广西“海洋生态环境”院士工作站能力建设桂科AD17129046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LSCRSCS2018002)和广西特聘专家专项资金共同资助完成。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9056

2 研究论文成果首页